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老夫子_小象甸精品园2023永久免费在线_伊甸直飞2022直达入口众乐

位置: 首页      历程与动态      新闻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年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 liaoning.hardeningspread.cn 2011-12-27 08:20

各位先生、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年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我能够参加这个隆重的颁奖典礼,不胜荣幸。收到李大潜先生的邀请很高兴,也有点犹豫,因为我只是在半个世纪前的大学里学过高等数学,对今天的数学已一无所知,但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有学习的机会还是不能放掉。

我最早接触“数学建模竞赛”这个词是在考我的研究生的简历上看到的,最近略有一些了解。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大型课外科技活动,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无疑,这是一项非常远见卓识的有创新意义的活动。请允许我向获奖的同学们以及在指导和组织这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祝贺,特别要向二十年前在艰苦条件下开创了这个竞赛的老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今年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几天前我刚在南京参加了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这是李政道先生创导和组织的论坛。大学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应该肩负更多的责任。大学的主体是大学生和教授,大学生作为社会高层次后备人才,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品格决定了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大学教授群体是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主体人群,他们的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行为,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传递着鲜明的文化指向,表征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崛起呼唤创新型人才;中国的大学也处于转型阶段,其重心从知识的传输转向认知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数学建模竞赛正是进行这种转型的具体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而这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我说是了不起的。

在这里我就不多说有关数学的外行话了,但作为一名老师,愿意与在座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和讨论大学生成长的问题。

一句话,我们的大学生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大学期间应基本形成,在社会剧变时期,一些青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早形成,如革命的先驱者,有的在二十岁左右就已为他们崇高的革命信仰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抛头颅撒鲜血。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更应该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前途、人类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守做人的道德,培养独立的学术精神,提高判断真伪的能力,维护社会公德,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学问首先做好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希望同学们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建立健康的、向上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曾经问过一个学生,喜欢什么?想干什么?回答说不知道,这有点问题。要有自己的兴趣,不管是什么兴趣,并去追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分高低、不分贵贱。有了兴趣,便能专心投入,直至迷恋,才有可能做成功。特别是科学研究,所谓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面壁寒窗十年磨一剑等等,在一些人看来没有“生活乐趣”,没有“享受人生”,也许很傻啊。其实有了兴趣,就会有热情,我喜欢英文中的一个词passion(激情),就有动力,有毅力,甚至形成为一种习惯,我周围的很多人都是从星期一工作到星期七。在追求的过程中尽管艰苦你感到生活的充实;在某些阶段,你还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快乐,别人体会不到的那种奇妙意境。这就是:“爱-专-迷-乐”。

第三,心胸开阔、视野宽阔、身心健康,善于学习。为你的兴趣和目标去努力,就能不为琐事而烦恼(郁闷)。读书(广义)是你们目前生活的主体,因此要学会读书。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听我们付校长华罗庚先生的演讲,他问我们书是越读越厚还是越薄,他告诉大家书应该越读越薄。这句话教我一生如何读书,如何读文献,如何做学问;我也这样教我的学生读书、读文献、做实验、写文章。那就是要把书上和文献中前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必须要经过一个艰苦的反复的思考、推敲、提炼、比较、举一反三,绝非死记硬背、盲目崇拜,却要质疑与思辨。华罗庚先生还说,数学是最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求最缜密的逻辑思维,要求长期的坚持,要求面对失败和克服困难的坚强心理。当今的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广泛的学科交叉的知识和多团队的协作精神(team work)。数学建模竞赛是一个很好的读书的拓展途径,训练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学数学,如何用数学。一般认为数学最抽象,实际上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更多的要靠你们把抽象的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合作精神,促进跨领域的交流和思考。半个多世纪前的高考,我没有选择那个时候最为热门的原子核物理,而是选择了中国刚刚开始建立的生物物理专业,相比之下她很弱小,很冷清,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然而在当时,搭上“生物”二字往往被误认为是一门不定量的学科。今天看来我这个选择是很不错的。生命是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科学必须运用人类的全部知识,包括数学的知识,才能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阐明生命运动的本质,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在这里我也呼吁我们生物学家与数学界的老师和同学多多沟通,互相学习,缩短gap,增加共同语言,共同解决未知的重要的科学问题。有强壮的体魄才能胜任艰苦的科学实践,希望同学们多参加体育活动,也多参加文化活动(不仅是文艺),培养对文化的鉴赏力和欣赏力,让生活更有色彩。

最后,对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对数学建模竞赛高瞻远瞩的创立和始终如一的支持,为应用数学的拓展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再次表示深深的敬意!

祝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越办越好!

@199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Organizor: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湄潭县| 卓资县| 新蔡县| 调兵山市| 呼伦贝尔市| 绥棱县| 八宿县| 浠水县| 汕尾市| 苍溪县|